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是一种利用聚焦的高能电子束扫描样品表面,通过检测样品表面激发出的物理信号来成像的仪器。其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:
1.电子束的生成与集中:
一个三极电子枪(或场发射电子枪)负责产生电子束。在加速电压的推动下,电子束迅速加速至高速,并经历一个或多个电子透镜的精细调整,形成一束能量高、直径极小的电子束。
2.样品表面的精细扫描:
经过聚焦的电子束在样品表面以特定的模式(如光栅扫描)进行逐点扫描。通过扫描线圈的控制,电子束能够确保覆盖样品表面的每一个细节。
3.物理信号的激发与捕捉:
当高能电子束撞击样品表面时,会引发一系列物理反应,如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。这些反应会产生多种信号,如二次电子、背散射电子、特征X射线和俄歇电子等。这些信号随后被相应的探测器收集,例如,二次电子探测器对表面形貌非常敏感。
4.信号的增强与图像形成:
收集到的信号(如二次电子信号)首先经过前置放大器按比例增强,然后传送到显像系统。显像系统通常包含一个阴极射线管(CRT)或其他先进的显示器。显像管的电子束强度受到增强后信号的调制,从而在屏幕上形成与样品表面特性相对应的亮度变化。
5.同步扫描与图像呈现:
扫描线圈所接收的锯齿波信号不仅控制样品表面的电子束扫描,还同步控制显像管中的电子束。这种同步确保了样品表面与显像管屏幕上的电子束位置一一对应,保证了图像的准确性。然后,在显像管屏幕上呈现出一幅反映样品表面形貌和物理性质的图像。
由于其独特的成像原理和性能特点,SEM在材料科学、生物学、医学、地质学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,推动了跨学科的融合与发展。